茶风古韵,深山问茗—武职艺院学子“艺”展时代芳华,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7-17来源:杨珺然浏览次数:10

武职网讯通讯员 杨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全国各地茶产业蓬勃发展,茶的功能和价值属性赋予了茶产业未来发展的机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把茶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2023,7月10日,武职金叶子社会实践团队一行人前往梭布垭村硒之春茶业有限公司、恩施玉露非遗传承第十一代弟子陈松林的茶园,开展“走进茶企茶园,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

深入茶园实地 探索“绿色”密码

队员们体验采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陈松林带领下,团队成员们走入茶园进行调研,实地了解茶叶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掌握茶叶采摘的方法,从理论课堂走进乡土自然,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陈松林向队员们介绍采茶技巧:采摘时需细致入微、轻捻直挑,稍有不慎就会破坏茶叶组织,应用拇指及食指第一节夹住嫩枝,以三叶为一簇,向上或向下一折,嫩枝即在被折处断落,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队员们将其牢记于心,队员们纷纷背上箩筐,开始体验采茶。经数小时的采摘体验后,满载而归。


队员们跟随陈松林参观制茶间

陈松林筛选茶叶

陈松林为队员们讲解制作工艺 

 陈松林展示铲毛火

采茶“完毕”,队员们跟随陈松林的脚步,来到制茶间,亲身观摩实践,更深入了解制茶过程。陈松林介绍到:“鲜茶叶经杀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条、搓条、拣剔、提毫、烘干九道加工艺后,才成就了清香甘润的恩施玉露……”队员们由此深刻感受到,生态产业背后蕴含着劳动者们的辛勤付出,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厚植学深悟透、苦干实干的精神品质。

访茶企名家 扬工匠精神

学院把思政课堂“搬出”学校、入驻乡村。邀请恩施玉露非遗传承第十一代弟子陈松林为同学们详细讲解恩施茶产业发展、茶文化教育、农业种植、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的情况,深入了解茶叶的悠久历和文化脉络。

陈松林办公室荣誉墙

团队成员对话陈松林,聆听了这位乡村企业家背后的故事...团队成员问到陈总是有何机缘巧合进入这个行业当中陈总望向茶园感慨到习总书记提到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想不能让这么好的资源浪费掉了所以我就萌发了回乡创业,给自己一个再次创业的契机”谈到茶园如何带动村民致富陈总满眼笑意说道“2019年响应乡村振兴,回梭布垭村承包了400亩有机茶园基地,从事茶叶种植、加工及销售我们的鲜叶采摘,田间管理以及车间务工,三个方面,让村民们来工作,给村民们增加一部分收入带领梭布垭村父老乡亲从事茶产业共同致富。

团队成员采访陈松林

在和团队成员们的交谈中,陈松林也结合自身经历,对团队成员们进行了殷切嘱托。“作为学生你们要做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人生在于学习、坚持学习,将学习成果运用到乡村振兴中来,运用到祖国建设中去。”朴素的话语,真挚的情感,给团队成员们带来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发挥专业特长 助力品牌发展

艺术学子以实际行动、以优势特长服务农村、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与乡村文化振兴相结合,充分发挥艺术设计专业的审美与设计能力。建立社会责任感与青年担当意识。

山在水中生,鸟在谷中鸣,千岛谷生茶,万径曲通幽。美丽的田园景观,美好的劳动景象。团队成员运用用画笔描绘出茶园的美丽景色。他们运用水彩、马克笔、素描、摄影等方式将茶园的独特风景记录到纸上、相机中。让当代大学生做茶文化的传承者,用自己的画笔、相机将美丽的恩施茶田景色传播地更广、更远。

 陈松林告诉队员们,自己是跨行业的创业助农者,在品牌定位、市场营销和包装宣传方面存在一些痛点,其中包装宣传是最大的短板。身为影像专业的队员吴泽峰和有相关经验的王慧新便提出可以为茶园拍一些产品图助力宣传。

团队成员与陈松林进行拍摄沟通

团队成员拍摄商品图过程

产品图拍摄样片

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们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思,以“茶”为灵感设计茶叶品牌的包装设计。希望自己亲手设计的茶叶包装免费送提供给当地茶企使用。结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弘扬工匠精神,培养职业素养和创新素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陈松林与团队成员及指导老师合影留念

此次实地调研的亲身体验,艺院学子收获颇丰,也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路上,我们青年一代要想大有作为,不仅要满怀热情,还要去到最基层的地方“接地气”、“沾泥土”。在实地考察实践中淬炼意志,增长才干,以学科专业知识帮助地方百姓,助力茶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审核 宋霞

 

 


Baidu
sogou